報 告 人:黃元
報告題目:二維材料道路上的幾個“柳暗花明”的小故事
報告時間:2024年9月23日(周一)上午11:30
報告地點: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428會議室
主辦單位: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科學技術研究院
報告人簡介:
黃元,北京理工大學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教授,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年)、基金委面上等項目,曾獲國家優青和重慶市杰青資助。2019年入選中科院青促會會員,2020年獲中國科協“中國科技新銳人物”榮譽稱號,2021年獲中國發明協會二等獎(排名第一),2023年獲日內瓦國家發明博覽會銀獎(排名第一)。主要研究領域集中在二維材料量子物性探索,新型微納器件和相關交叉科學研究方向。發表學術論文140余篇,包括Phys. Rev. Lett., Nat. Mater., Nat. Commun., ACS Nano等,論文總引用8000余次。
報告摘要:
二維材料具有原子級厚度,展現出很多新奇物性,不僅在凝聚態物理、信息電子器件等領域具有重要研究價值。在研究二維材料的道路上,常常會出現“種瓜得豆,種豆得瓜”的有趣時刻,這些“柳暗花明”的研究成果恰恰是科研最迷人的地方。近年來,黃元教授基于自主發展的新型二維材料解理技術,圍繞二維材料開展了一系列調控和物性研究,并拓展了一系列交叉科學研究,代表性成果主要有:(1)結合仿生結構和原理發展了新型解理技術和高性能懸空二維高靈敏度探測器件。(2)通過優化解理過程,實現了二維材料的氣泡結構,并發現了拉曼震蕩、可調控的摩爾紋等多種有趣的效應。(3)發展了制備二維材料褶皺網絡的新技術,發現了褶皺產生后的層間耦合降低和層間距增加,并揭示了二維材料褶皺與地殼層狀結構在數學上的相似性,以及褶皺產生后的“通道效應”,為理解多種地質活動機理和氦資源探尋提供了新思路,促進了二維材料與地質科學的交叉融合。